龍虎山是中國丹霞申報世界自然遺產系列提名地地質演化過程中老年早期的典型代表。龍虎山所在的信江盆地早白堊世火山活動、晚白堊世膏鹽沉積和風沙堆積以及恐龍災變等重大地質事件,記錄了該地區白堊紀重要地質演化,突出的侵蝕殘余峰叢、峰林、孤峰、殘丘組合特征,表明這里屬于老年早期疏峰林寬谷型丹霞的代表。區內保了難得的低海拔中亞熱帶常綠滿葉林。是重要的珍稀危物種重要的棲息地;懸洞窟中眾多的古代懸棺群中國道教祖庭的文化景觀等巧妙結合,構成一幅多彩多姿的山水畫卷。滿足世界遺產標準
江西龍虎山世界地質公園位于中國江西省鷹潭市,總占地面積38000公頃,于2001年被評為首批國家地質公園,2007年被評為世界地質公園,主要地質遺跡類型為地質地貌類。 公園由龍虎山、龜峰和象山園區組成。龍虎山丹霞地貌類型多樣,擁有幼年期、壯年期到老年期丹霞地貌的完整序列,尤以壯年期地貌為主體。整個園區呈現一幅碧水丹山的天然畫卷,是具有典型意義的丹霞地貌。同時,由于分布著奇特的火山巖地貌及典型地層剖面,因此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和審美旅游觀賞價值。
東漢中葉,正一道創始人張道陵曾在此煉丹,傳說“丹成而龍虎現,山因得名。其中天門山最高,海拔1300米。龍虎山是中國第八處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自然文化雙遺產地、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龍虎山是中國典型的丹霞地貌風景,是中國道教發祥地,2007年加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龍虎山的丹霞地貌,是二座發育在中國東南部信江盆地中段南緣由晚白堊世陸相山麓洪—沖積扇塊狀紅色砂礫巖組成的丹霞山體。
龍虎山景區土地總面積23218公頃,森林面積14300公頃,森林覆蓋率62%,活立木蓄積量50余萬立方米,活毛竹170萬余株。龍虎山景區地處亞熱帶濕潤地區,生物多樣,植被豐富,森林植被分布屬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植物區系接近于福建的武夷山,具有典型丹霞地貌區動植物分布群落。生態環境多樣,植物物種豐富,為多類昆蟲、鳥類和獸類的繁殖與棲息提供了良好的條件。龍虎山的植物區系接近于福建的武夷山。由于海拔較高,山勢陡峭,因此植被垂直分布明顯,主要的植被類型有:常綠闊葉林、常綠和落葉闊葉林、針葉林、針闊混交林、山頂矮林等。 龍虎山植物分布:海拔1200~1300米處,有猴頭杜鵑、云錦杜鵑、梗越桔、箭竹、黃山杜鵑、高山黃楊、黃山松、滿山紅、馬銀花、燈籠花、扁拔越桔、夾迷、合竹夾迷、山礬、紫丁杜鵑、柃木、水越花秋、毫豬刺、石耳等。
溪流釣運動起源于歐美國家,運動員以昆蟲等葷食為餌,在水質清澈、空氣清新、風景優美的淡水溪流中釣魚。由于溪流中的魚類如溪哥、溪石斑等均為野生魚種,靈活度大、游動性極強,因此要求溪水能見度高,水域寬闊,運動員的釣魚技法嫻熟。 江西龍虎山以“瀘溪攬勝、道教溯源、崖墓探謎”這三絕而聞名天下。由于龍虎山長期以來堅持嚴格的原生態保護措施,使得瀘溪河常年生活著大量野生魚群,如溪哥、馬口、溪石斑、餐白鰷等,是進行溪流釣的理想場所。也正是因為如此,國內首家國際溪流釣基地——中華名人垂釣俱樂部龍虎山國際溪流釣中心,于2006年9月23日首屆龍虎山國際溪流釣賽事的開幕式上在瀘溪河畔正式掛牌。
瀘溪河清澈見底,可鑒毛發,一年四季都是碧青色。詩圣杜甫曾經有詩曰:“蜀江水碧蜀山青”,他雄辯地闡明了“山青”與“水碧”、“窮山”與“惡水”的關系。水碧緣于山青,禿山必然濁水。許多坐竹排游過瀘溪河的人,拿瀘溪河與漓江比,作出了“形似漓江”的評語,但論開闊、論天然、論野趣、論水質,又公認“勝似漓江”。竹筏從上清鎮碼頭出發開始漂流,首先左岸是一片茂密的竹林。竹林青翠欲滴,迎風搖曳,龍吟鳳舞,婀娜多姿。游人躺在竹林綠水的懷抱里,遠離塵囂之苦,淡忘名利之念。既無登陸山跋涉之勞,又可坐收飽覽兩岸秀麗之風光。
古越人喜紋身,好漁業,崇拜小龍,不善戰爭,當年楚越爭霸中,被強楚所吞并。先秦時期居住在長江下游,浙江、江蘇、江西地區的古人,歷史上稱為”東越”。杜牧《江南春》里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描寫的江南人當時都是些熱衷于宗教信仰的虔誠信徒。南宋首都杭州,經濟上一派繁榮景象,市民只追求享樂,可軍事上卻不堪一擊。也許越人有崇尚自由,向往和平,不喜戰爭的文化特征。也許有了向往自由的天性,還有古人個性樸素的特質,再就是古人對自然了解存在一定的局限,于是就希望祖先百年之后可以抬放的更高一點,越高,通往上天的路就越近,就可以更快地做天上人,便成仙了。
"游客至上 服務質量年"活動的組織開展,是以市委書記郭安在景區調研時提出進一步提升龍虎山知名度和美譽度,堅持以游客為中心,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提升服務水平,把優質服務全方位體現在服務游客的各個環節,讓游客“來了還想再來”的指示精神為指導,進一步貫徹落實“游客至上 創新服務”的服務理念,不斷加強思想觀念、管理方法、工作方式、服務舉措、服務流程、文化建設等方面的創新,實現景區服務質量大幅提升進行全面動員和部署。
2019年第十四屆龍虎山國際帳篷節?圣井山景區森林迷你跑活動公告。十三個年頭,6萬個笑臉,在此相擁相聚,是我的歲月,也是你的年華;光轉流年,愿你我始終都是少年模樣,毫不畏懼,永遠好奇,用最純真的心,認識自然、生命,感受心中流淌的山水,覺得人間值得;星空下,枕著清風睡去,山河不識,萬物不理;第十四年,讓我們深情再回首!
2019新型冠狀病毒,即“2019-nCoV”,因2019年武漢病毒性肺炎病例而被發現,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衛生組織命名。冠狀病毒是一個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和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等較嚴重疾病。新型冠狀病毒是以前從未在人體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新毒株,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持續開展流感及相關疾病監測,發現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均診斷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做好自我保護包括: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衛生,堅持安全飲食習慣,并盡可能避免與任何表現出有呼吸道疾病癥狀(如咳嗽和打噴嚏等)的人密切接觸。